冬至的饺子与香火
犹记得前两天冬至那天见闻的几件趣事。
那天下班打完球回宿舍,正好遇到后辈同事,她说她煮了汤圆要不要尝点。我很惊奇,便问道,为什么煮汤圆呢?她说今天下班在办公室多待了会儿,有些饿,便去超市买点零食,突然想起今天冬至,便买了汤圆回来煮。“冬至不应该喝羊肉汤吗?”我印象中他们广东人也理应爱喝汤的呀。她说她不知道自己这边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不过吃汤圆倒是一直有传的。
有点小尴尬,印象中羊肉温性,功效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等,最适宜于冬季食用。而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一年最寒冷时节,恰好互补。但是也不仅仅羊肉才有这功效。突然想起前两天去菜市场买排骨时,老板就说快到冬至了,有拿些狗肉,不多,晚了就没了。说起吃狗肉这个事情,可能马上就有正义战士要凝视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潸然泪下、厉声谴责了。这种事情有时候就和“女人生孩子那么痛苦,男人只知道爽”或者“滥杀无辜,生灵涂炭,肉食者都是禽兽不配为人”等等言论充满欢乐。
不过和很多年前聚众拦截高速公路运狗货车,并人肉谴责骚扰侮辱货车司机不同,有的正义热心人也会独自行动。看到个消息说是有人见义勇为,晚上偷偷撬了狗肉铺的门,凿了狗肉铺的狗笼,把那些狗全放了,还 ...
红烧排骨是真的香
周末的时候,躺在床上,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感觉很不舒服,正想着中午吃什么,不知道哪里来的念头,就只有一个想法:好想吃排骨。
食欲驱使着我早早就起床,去往菜市场,绕着猪肉摊转了好几圈,还是指着排骨跟老板娘说:排骨,拿三根。
猪肉这两周是又涨价了,但我并不是舍不得买。只不过每次走进超市、菜市场,不自觉就开始斤斤计较起来。以前觉得吧,大荤也并没什么好吃,买点鸡鸭鱼,便宜又多姿。就像有些人每次逛网上商城,几百几千随便就花了,但是十几块一个月的视频、音乐会员,却要到处求分享。
四川人大概也不喜欢用排骨来煮汤了。上一次老板就推荐我买前排,等我买了剁了之后,他跟我说前排煲汤更靓。我不知道是不是广东人做菜第一选择都是煲汤,但我意识到或许很多想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是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展开的,有些话不敞开摊平了说,说了半天以为是同一件事情,却根本没有说到一块去。
糖醋排骨也不错,但我舍不得下宽油,因为天冷了也不一定天天自己弄饭吃,炸一次也不知道那锅油要吃多久。所以自然是自己比较喜欢的红烧排骨了。自己做有一点好就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饭能吃得了多少东西,但这不多的东西没有 ...
厂叔
刚回宿舍,伟哥就打电话来说打球。原本以为随便活动活动,穿着羊毛衫羽绒服就去了。结果到了,发现有很多新面孔,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应该是刚出来的学生吧。我听到有个人在调侃我对位的小伙子:“你被厂叔打爆了。”
厂叔?这个称呼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一时间思绪飘飞。想起我第一次被喊叔叔的时候,那是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独自坐大巴到广州看父母,同行旁位上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帮他捡起来玩具,被他奶奶教导:快谢谢叔叔。然后那小孩就跟着说:谢谢叔叔。那年我12岁,就被人叫叔叔,我不知道应不应当,也无法分辨恰不恰当,心里感受不可名状,因而印象深刻,历历在目。
而后中学、大学期间,偶尔被喊叔叔,却没有了多少特定记忆,似乎习以为常,或许不以为意,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喊我“哥”的比较多,这点我倒是有自知之明,虽然年龄相仿,但是从面相来看,我却比他们沧桑一些,毫无办法。我记得大三实习的时候,因为我姓苏,同行同学同事不知道谁起的头,喊我“大苏”。我没怎么熟悉就接受了。因为大苏要是特指的话,就是那位我非常喜欢的文学家、书画家。不过后来有一次和辅导员瞎闲聊天,她问起我:为什么他们都喊你大叔呢?你比他们都大吗?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大 ...
“不试下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我劝你善良。——为什么呢?——这样,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个善良的人。
老妈经常发些“九块九包邮”的商品链接给我,说“这个好不好看”、“这个还可以哈”……我能做的不多,也自然不会说不好看、不可以。但是有需求的东西从来也不是说随便选的,因为是有需求,不是拿来收藏的。
不过对于衣服之类的东西,我觉得他们说得对,最好还是去实体店买,至少先去试试,再到网上买。因为无论大小啊、颜色啊、材质面料啊……可能和网上看到的就不一样。要是实物和广告宣传图一模一样,那还了得,那这些美工、设计师之类的,不得要被产品经理杀头啊。
之所以没有去实体店试穿比较,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网上购物牌子多、便宜多,很多周边都没有实体店可以去买,所以先实际试一下再网上买就做不到。第二就是懒得出去。网购之所以方便就是需要躺在床上买遍世界,快点的上午下单下午就到了,不用顶着寒风上街去。
像我这样常年穿厂服的人,一般也不出去见客,也没什么机会购置新衣服了,而且一旦买到合适的,说不定就一直是那一套装备了。前些月以为会走,就把过冬的衣服邮寄回家了。但意外情况导致没有走,身边没有厚衣服,一开始也就想着网上随便买买就好。看着屏幕精挑细 ...
我若无知,尴尬的就是别人
当“打脸”已经不是指“演员按照脸谱勾脸”的时候,可能对当事人来讲算得上尴尬吧。“三招之内必拿下”结果一招自己就躺地上起不来了,这种“说大话”似的打脸或许大概重点在被人嘲笑两下自不量力;但“我昨天亲眼看见他进慧娴雅叙的”结果当事人当面戳破谎话“明明一整天都在市场集会做演讲”,这种“虚假言论”似的打脸或许大概重点就是胡说的窘迫了。
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尴尬都是“请病假蹦迪发朋友圈忘了屏蔽老师”或者“五星级酒店住宿自拍忘了裁剪水印。”
你想老师明天要讲两元一次方程请家长敦促孩子预习,结果家长群里转红包说 “先试听4块钱的”。至少当事人在按下确认键之前,并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如果明明知道有问题但还是发了,那就没有所谓的尴尬,说是哗众取宠也好,故弄玄虚也罢,都是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
西装革履却突然跳进烂路泥坑,还边滚边抹头大喊“老铁没毛病”,也不能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觉得奇怪,或许这也只是一种牺牲自己愉悦大众的高尚奉献精神而已。有的人脱光衣服脖子以下一丝不挂在街上又唱又跳却还戴着口罩,大家录像的录像拍照的拍照,低头接耳却也说说笑笑,也总不得见谁上前piapia扇TA两巴掌然后踹TA一脚。但有的人正儿 ...
很多东西慢慢也就松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新书、新鞋、新手机,或者新车、新楼、新伴侣,一开始也是挺小心照顾的。“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口中怕化了。”千番担忧、万般谨慎。这种呵护,也不一定仅仅就是对新鲜事物的疼爱,难得的喜悦,老气横秋怎比得上百花齐放。
新买的一双球鞋,下脚都不敢用力,生怕踩坏了。然而新鞋都是很紧实的,不用力都怕是穿不进去。这个时候第一时间想的或许还是如果可以削足就履的话,那就这样做了。一开始是不舒服的,多穿两天松垮了、合脚了,也就不心疼了,毕竟已经合适了,那大概也算是旧货了。不再新鲜的东西,也大概就不再值得某些照顾了。
得看是哪样的人了。有的人拆封阅读一本新书都要斋戒沐浴更衣,有的人买栋新楼都没有去开过门。有的人一个电磁炉用了十几年,跟他们换个新的等我回公司了都又换回去用旧的,有的人昨天才谈的朋友今天就分手了。
“曾想仗剑走天涯,一出村口死了俩。”有的东西,安于现状之后,大概也就慢慢变松,也不在意了,不管是鞋子,还是自制力。曾经书山学海奋斗多年,考上大学、考上公务员,很多时候,就变得散漫了。曾经通宵工作孜孜进学,成为大神、成为技术骨干,很多时候,就不想看基础代码了。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房子交付 ...
“晕车的人,自己开车就不晕了”
当晕车还未被我作为婉拒外出的借口前,我是没有万分一觉得这是一件友好的事情。现在都想得起高中每个月末,来回单程坐俩小时公车的时候,头晕眼花、恶心反胃、神志不清,痛苦不已,是我读书生涯非常难忘的回忆。有时候闻到那汽车尾气的味儿,就已经开始犯晕想吐了。
晕车程度已经到了甚至地铁、高铁依然很睁不开眼的地步。以前偶尔家里公司两地往返时,十几二十个小时的车,5、6段车程,都自备了晕车药。后来,我就已经三年没回家了。现在一个人不太出门,有必要的乘车都是和同事朋友一起,上车就带着耳机听着摇滚靠着垫闭着眼想要睡觉。
家里人和同事都有提到这么个说法:晕车的人,自己开车就不会晕了。实际例子二姨以前读书上学的时候坐大巴一路吐到学校,现在每周都开自己的车从市区回老家看外公外婆。理论依据就是开车的时候注意力全在开车上,那个时候全神贯注、不可懈怠,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去处理晕车的事情了。
这个说法我是不相信的。如果不是因为眼睛辨色问题,说不定也会被强制要求去学驾照。虽然他们说色弱也可以考,但是那个体检本子上斑斑点点分辨数字图像的,我一个都看不出来,所以我也就没有尝试去考驾照了,以至于我也没法验证“晕车的人,自己开车就 ...
我能做到让自己最温暖的事
冬天其实应该是不冷的,如果不是风的多情、雨的伤心,那大概只是寡淡而无趣的平静低温。但如果不是凛冽的北风,那又与春天何异?
东莞降温以来,也有好几天了。气温虽然就像只有付出的爱情,但却从来不是只有单独的付出。前些天还能穿着短袖到处跑,现在不行了,走在路上,顶着风,缩着头,逢人打招呼,就用着颤抖的声音低沉地喊着“好冷啊。”
“我公务在身,我心系百姓。事已至此,各安天命吧。”当年只有破草庐的时候,内外温度大概都差不多的,但是却因为这破草庐能遮风避雨,在室内就完全没有那么冰冷的感觉。下班后隔壁室友早就回来了。我推开门一看,已经躺在床上、裹在被子里,只露出眼睛以上和半截手机。
“一回来就躺着啊?”我随口而出。“不然呢?”他笑着反问我。“游戏都不玩了吗?”“好冷啊……”
没有女朋友,父母又很远,没有制热电器,别说做饭了,洗个手都打哆嗦。我大概可能也想不到其他更温暖的事情了。
晚上洗澡的时候,脱了外套走在过道那几秒钟,吹着穿堂风,两只手臂起满了鸡皮疙瘩。在卫生间还没办热气包裹的时候,是真的全身都在颤抖,直抽抽。而那水的温度,也一直慢慢调高。仰着头让热水从花洒而出淋头流到脚的感觉,让我失去了所有做其他 ...
只不过是手机应用在“偷听”你隐私而已
众所周知,现在科技很进步了,手机功能也很强大,手机应用程序功能也很丰富,有时候还挺智能。但是大部分安卓手机用户,对于手机APP的隐私窥探行为不慎其烦。即便有关部门针对这类过线收集用户隐私行为的APP有披报、下架等方式,但因为国内对这部分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上安卓系统本身缺陷,这个问题,目前似乎也没法根治。
最近验证这个情况是这么一件小事。前两天买的显示器到了,正在拆快递,波哥过来串寝室,看到了,就问了句:买来干啥?我随口说笔记本屏幕坏了,换个外接的,顺便玩玩游戏啥的。波哥问:“玩什么游戏啊?”这个问题一时间我也没有想好,因为已经好久没有玩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电脑游戏了。突然想起最近很火的单机,“《2077》啊。”
“什么东西?”波哥显然不怎么玩单机游戏,他并没有听过这个名词。一边正在玩LOL的隔壁室友都回复到:“《赛博朋克2077》啊,最近好火的。”波哥哦了一声,然后没有说话了。
波哥看看就回去了,我还在继续拆包裹,就大概五分钟,波哥就过来跟我说:“这个X音一定是有偷偷在监听手机麦克风。我刷小视频从来没看过游戏方面的,刚刚我回去,首页就跟我挂上刚刚你说的那个游戏的视频,你看看是不是。”我 ...
网购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
我一般是有需求才会去添置新物件的。然而在逢年过节打折促销的时候,这个需求却又能够轻易地无中生有。
同事偶尔问我,都12月份了还穿凉鞋不冷吗?我之前是回到不冷啊。要知道,在中学时期,呆在重庆只有几度的时候,我穿凉鞋都要穿到一月份,“说不冷,也就不冷了。”现在自然不是因为没钱买鞋,只是懒而已,穿凉鞋早上最快3秒钟就能去上班了。
也是别人眼中的人间疾苦、格格不入,不是人不可怜,只是不想看见可怜之人。如果不入眼,可不可怜则没什么大不了。正好双十二,可能有电商折扣,就想着把这几个月来一直想购置的些许物件都添置一下。
首先就是买预计好的东西了,例如鞋子。我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很大几率开机会一直闪屏,伴随着只显示上面一般屏幕下面一半黑屏。之前的解决方案要么一直重启,直到不闪屏,要么就是一直不关机,那就顺便买个显示器吧,本来笔记本屏幕敲代码什么的眼睛也不舒服。这样顺便一想,也该买件外套,冬季厂服就只有一件,每次穿一周等周末洗也不是办法。内裤也变成条了,也顺便是时候驯服一条新内裤了……
然而要买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买哪种。鞋子吧,不想随便买穿两天就坏了,还考虑着偶尔出去打球磨损也多,一狠心想花了几百块买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