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遗憾的是那些年家里的灰猫儿都是有传承的,到最后自己离开的那一只,我们家里就不得不接受没有猫儿的日子。
因为是个三面环竹林、背面靠坡的地方,算是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多久,就能够看到老鼠的踪迹了。我最无法忍受的是晚上睡觉时,听到房梁上老鼠悉悉索索跑来跑去,睡不了,一开灯,就听不见、看不着,一关灯就吵闹。
好在家里人还是托人送来了两只。那家人离得挺远,又要过河又要翻山。但他家的猫儿生了好几只小猫,养大了些,却发现养不不了这么多。亲戚得知,便去要了两只。这家的猫儿因为长期与前小主人亲密接触,变得很温顺,所以没有样多久就熟了新环境。
和之前的灰猫儿不一样,它们变得懒散了许多,即便两只猫也能看出可能性格上的有些不同。一只非常温顺,更像一只宠物猫了,似乎没有了想象中猫儿的那种随性。一打招呼,她就过来了,磨一磨、蹭一蹭,然后在我旁边侧躺下。另一只的温顺虽然也是基本每个人都能上手撸它,但是有时候唤食、招呼也不太搭理。最常见的差距就是一只猫喜欢在坝上晒太阳,一只喜欢在柴房顶上。
即便是温顺,但是有这两只猫之后,家里的老鼠也渐渐没有了生息。我比较喜欢抱着那只更加温顺的猫儿撸,因为随时都可以找到它。
发生过一件事情,让我对另一只猫刮目相看。
有一天早上给猫儿喂食,只有这只更温顺的出现了,倒也以为平常。但是那一整天也没有瞧见另一只,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家里人不以为意,因为还有一只,也并不着急。
但是后来有一天,亲戚说在他们那边看到了家里的另一只猫,好像还带着两只小猫,我顿觉惊奇。惊的是过了这么久了,那只猫儿竟然还是没有真的养熟悉。奇的是,这么久了,它是怎么还记得回去的路,又是怎么过河翻山回到那边去的。
原本我以为那只猫儿回到了一开始的家里,但是并没有,事实上,后来没有人知道它去哪里了。我很感激,因为不知怎么的,我觉得这才是它的本性。
另一只猫儿在我大学期间听说也不见了,十分可惜,因为那是我家里面最温顺的一只猫,很多时间,都能平抚了我无聊的心境。
后来家里再养了一只猫。但是这只猫,便开始了自家养的猫自家人都摸不到的惯例。因为养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比较大了,即便用绳子圈养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非常警觉,想去摸它肯定要被抓,投食什么的也是等人走了才接近。
不敢一直圈着,因为圈着的猫儿抓不了房梁的老鼠。在后面猫儿没有那么大反抗性,熟悉了新环境之后,还是把它放养了。它没有跑走,但是从来都摸不到了。最多是在吃饭时,它在桌下吃骨头,能用手摸一下,它会凹下后背,然后跑开,却也不会反爪抓反口咬了。
猫儿还在家,能不能摸到并不是养猫儿的根本原因,因为本来也并不是想养只宠物,的确,就是一直工具猫,所以后来它生了小猫,家里人也没有时间盘过,导致后来小猫长大,也摸不到。但是大学和工作这些时间,每年有回去的几天,我都想去摸它们,但是从来就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们。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比较喜欢猫儿的,各样的性格的猫儿,都有它们各自生存的价值,给给予他人的价值。有的让我感激,有的让我敬佩,有的让我感觉温暖,有的让我体会温情,有的让我见识本真……只不过现在很多时间,养猫儿人却已经并不是需求它的天性了。
我非常讨厌晚上老鼠叽叽喳喳影响我睡觉,但是家里的每一只猫,都能让我晚上睡的安稳,或许,这才是我喜欢它们真正的原因。
庆幸的是,这些的年岁,我回家,或坝里、或房顶、或门梁、或凳上……总有一处,看见它们的影子。